【媒体机电】《黄冈日报》:科技成果转化硕果满枝

发布者: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发布时间:2022-10-03浏览次数:121

本网讯9月28日,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程晓敏打破了技术“天花板”,让科技成果转化硕果满枝。

原文如下:

数百次实验攻克技术瓶颈——

长寿命矿用牙轮钻头“钻”出国门

    “又出货咯!”8月8日,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大院内,又一批三牙轮钻头装车,运往秘鲁。这是公司今年第6批出口南美市场的货物,也是今年出口货物量最大的一次。

   “它打破了行业垄断,‘钻’出国门,帮企业抢到国际订单。”在鸣利来钻具生产车间,程晓敏介绍外观像莲花宝座,直径317毫米的牙轮钻头。

   滴水石穿,绝非一日之功。
   2013年,鸣利来公司遭遇困境,公司生产的钻头钻矿不到600米就不行了,而国外的钻头能钻到1500米。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,鸣利来董事长汪学军结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程晓敏。
   程晓敏欣然受邀,担任公司“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”首席专家,带领团队合力攻关。
   蹲守实验室,日复一日,不达目的不罢休。终于,程晓敏找到问题症结——用于支撑牙轮和牙掌的轴承,热处理工艺不过硬,导致钻头耐磨性不好。
   一点点提升,一步步升级。
  “淬火阶段,利用软件模拟轴承的温度场分布,经过科学攻关,耐磨性提升一倍。”经过100余次的实验,钻头的耐磨性、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大大提高,团队研发出长寿命矿用牙轮钻头,钻深跃至1700米。
   “上世纪70年代,国内要用40吨黄豆才能换回美国一个小小的钻头。如今,我们的钻头也能出口到美国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”汪学军自豪地说。
   在团队的持续攻关下,鸣利来产品在品种、工艺和结构上不断创新。如今,公司系列钻头有100余个品种,拥有发明专利6项,实用性专利18项。2020年,公司生产的三牙轮钻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公司年产值突破亿元。

一根管母线救活一个企业——

占据国内70%市场份额

   位于黄冈产业园的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,是黄冈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,是全国最大的新型节能导电管母线制造企业、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。
   2003年,兴和实行企业改制,将主攻方向从供水领域转向供电领域,开始研制铝合金管母线等产品。
   此时的兴和,举步维艰:GIS设备的气体柜在国内发展很快,但是管母线不匹配。导电效率高,管母线中铝的纯度就必须高;但铝的占比高,管母线就会变软。
   是被动继续依赖进口,还是破局突围?兴和选择了后者。在相关部门牵头下,2007年,湖北兴和与程晓敏签订合同,联合进行技术攻关。咬定目标:既要体现GIS气体柜的小型化,又要保障其安全性与可靠性。团队日以继夜,“啃”下公司GIS气体元器件不相配、难以兼容这块硬骨头。
 “新型管母线既有高的强度和韧性,又兼具高电导率。”程晓敏介绍。
   创新是企业的制胜法宝。公司获批“湖北省绿色电力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平台,   “挤包复合绝缘管型母线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”获批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,“工业铝型材智能挤压动态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”获批光谷科创大走廊项目,“高强度动力电池铝合金托盘一体化成形关键技术研发”获批黄冈市揭榜项目;研发的全无机浇注料管母线、高强高导电铝合金材料等新产品,累计销售额数亿元。
   15年潜心不止,一批批突围的技术成果从程晓敏博士团队中源源走出——
   服务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,担任公司“基于动态数据采集的钢结构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”湖北省揭榜项目负责人,带领公司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;
   服务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建立博士工作站,开发液氧呼吸器、野外炊具等新产品,研发高超音速飞行器散热关键材料与技术,带领公司获得2021年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;
   服务湖北精诚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,建立博士工作站,正在研发金属屋面柔性光伏太阳能电池一体化技术项目。
……

  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!”程晓敏说,这是每位科研人员的追求目标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xJJxD369rqdm40BSULg4w








上一篇:下一篇: